2015年1月12日 星期一

南部讀書會《巷仔口社會學》第一部份:政治人生 (2015-01-06)


《巷仔口社會學》第一部份:政治人生

摘要:

社會學跟其他學科很重要的思考差異在於,當我們看到了個人問題,也必須同時看到個人所處的社會環境。個人的問題通常是社會環境問題造成的。…內化了殖民者所要強加的價值,外在的嘲弄恥辱竟轉化認定為自身的缺陷。(p.911)這句話成為這一次讀書會的開始與主要的目標:看見結構與處境,並試圖找到突破的進路。




〈搖搖欲墜的台灣民主?從民主態度調查談起〉

318的「反黑箱服貿」有兩個層次,其一是反對貿易本身,又可細分為反對自由貿易、反對目前的兩岸服貿協議、反對和有併吞台灣意圖的中國展開貿易這三種;其二是反對黑箱,無法接受一意孤行蠻幹。但是,318讓大家走上了街頭,佔領了立法院突顯的是人民的民主意識行動嗎?
台灣民主最大的隱憂,並不在於違法濫權的政客,而在於眾多缺乏民主自由信念的人民。(p.15)2006年的社會變遷調查,有半數的人同意接受「聖人」的統治,而不是自己當主人;另有一半的民眾反對任何示威遊行,並且抱持有罪推定原則。作者認為,台灣的民主體制在走鋼索。

2010年的調查指出,「不管什麼情況下,民主政治都是最好的體制」得到51.7%的票數,但是「在有些情況下,獨裁的政治體制比民主政治好」卻有22.2%的票數,「對我而言,任何一種政治體制都一樣」卻也有24.1%。「民主信念沒有成為大多數人(八至九成以上)的共識,民主政治根本就不穩固。(p.17)而年輕的一代(18-29)對民主更沒有信心(41.0%),並且最不堅持司法獨立,有過半數支持行政干預司法(51.3%)

那麼,318的街頭運動如何產生的?那群學生、上班族以及華髮的人是為了什麼而來?「像是苦難有了出口吧!」夥伴們這樣思考著,長期以來對於政治、社會與經濟的不公義與失衡,在那一天晚上到達高點:200人翻進了立法院,並在324那夜到達高潮:政府的醜陋面全面展開。但是,上了街頭的這些人,都明白「民主」是什麼嗎?


〈難以對話的兩種民主觀?秩序、政府效能 vs. 自由、人權保障〉

「自由主義民主的核心原則,政府領導人定期而公平公開的選舉產生普遍攡有選舉與被選舉權各項自由權利、政府依法而治、獨立的司法機關、分權制衡、促進公民的平等參政、縮短社經條件的差距。」(p.23)

2010年的調查裡,有幾項令人驚訝的數據。「人民可自由參與抗議」僅只有15%的人支持,「媒體可自由批評政府」也僅有10%的人支持。然而,若區別政黨傾向的人,綠營有23%的人認為「人民可公平公開表達政治觀點」,但是,藍營卻只有17%;「人民可自由參與抗議」藍營只有13%,卻有35%的藍營認為「清廉不貪汙」是最重要的民主特質,15%認為「多黨競爭」以及5%「媒體自由」是民主的特徵。相反的,綠營卻有22%8%

國民黨對於『法治』的強調一直勝於對民主其他面向的著墨,在台灣民主轉型的過程中,反對運動提出改革求時,國民黨長期以來的回憗向來就是守法與秩序。將近四成的藍營支持者,將政府效能與法律秩序視作最重要的民主特質,然而人民自由表達政治主張、多黨競爭這些民主理論的核心定義,卻僅有兩成以下的藍營支持者重視。(p.32)我們面對的「民主」內容竟如此歧異,怪不得難以進行對話,並且在318時,主張人民有自由表達意見的這群人,被指稱為「破害民主的暴民」,相反地,佔領者也反控對方破壞了自由的民主。


〈司法改革路迢迢:社會學的觀點〉

缺乏實證和理論基礎的司法改革,常有意外的後果。(p.34)

決定法律如何補執行的是這群法律人。這些法官、檢察官和律師的個特質、意識型態或是階級出身,都有可能影響法律如何被應用與執行。要實踐司法正義,不能不對法官、檢察官和律師有所了解、規範與監督。」(p.38)


〈軍隊集體霸凌的社會學分析:從洪仲丘亡談起〉

一位剛離開新訓中心不久的夥伴分析到:

1. 團體生活中的叛逆分子
2. 排他性是怎麼建構的

套入其他例子其實也可以想像

學校、工廠、工會、政黨、軍隊、社團與俱樂部等皆屬於次級團體。

次級團體的成員關係是較間接的,成員的歸屬感與認同感較弱,彼此間缺乏強烈感情,互動關係也侷限於日常生活的某一部分,如工作、宗教與政治等特定目的之結合。

一般而言,次級團體的主要特徵是:為追求共同目標而結合、強調功能關係而不涉及感情、互動與溝通狹窄且形式化、團體規模較大。

洪仲丘事件在這個議題上可以分幾個層面看:

1. 對於軍隊的想像,民眾普遍將服役過程形容為一種「成人化」的過程,但當實際詢問其細節,往往卻只有被隊上長官們奴役/責難/操練的經驗,換句話說,現今社會對所謂「成人化」的定義,指的其實是一種「服從的奴性養成」。

2. 團體排它性是為產生「社會衝突」而建構,放在其它次級團體內也是相同道理。

首先要確立的是團體意識的凝聚,初期通常會由團體內個性較為外放的成員在行為上直接/間接去影響到周圍鄰員,短時間內即產生出一個共識,而這個共識不一定會與次級團體形成的主旨相同。

而當團體意識被建構後,不服從其意識形態的「異端分子」即會遭受到來自團體成員的排它反應,這個反應下誕生出可分為主動(直接對對方做的)的「規勸、指責、欺壓」與被動(在對方不知情狀態下進行的)的「閒聊、嘲諷、討論」,意識越濃厚的團體在面對異端分子的敵意即越強。

1影響了個人面對2的情形下的自我認知,許多人其實並無直接性的念頭壓迫異端分子,卻容易陷入「人情」「自掃門前雪」等情境內而間接的默許壓迫現象產生,或是產生「我才說了幾句話,不算是壓迫。」的盲點。

從『社會衝突』概念的角度來說,衡突具有加強群體聚合的功能。有助於建立和維持社會或群體的身分和邊界線。和外群體發生衝突,有助於建立和重新肯定群體身分,並維持與週圍社會環境的界線 。加強群體內的凝聚力,排斥外群體的成員以維持群體邊界。『關係越密切』,衡突越激烈採取相當暴烈的方鄉來制這個『叛徒』。(p.43)


〈恐懼的修辭:恐怖主義與民主的反挫〉

恐怖主義真正令人恐懼的地方,不僅僅只是在恐怖行動當下造成的重創,更恐怖的,是造成社會擴大管制民主體制、自由社會中的權利,及對生命並嚴的自我管制。(p.47)

恐懼的撒播者,要不就是讓世人凝聚,要不就是設法使世人盲目。他們利用獨白般的修辭來鞏固權力,引發歇斯底里,製造敵我對立,使人拋棄理性與個體。這種魔咒的美妙之處在於他們永遠都有辦法把複雜的事件和全球關係濃縮成一碗修辭湯,這碗湯雖然有礙消化,但保證你喝完之後心滿意足。(p.48)

四個理由給定的模式:社會慣例、簡易的故事、行為準則、技術報告,這四項是用來穩固產生衝突社會關係的方式。例如,在捷運殺人事件,人們傾向用簡易的方式來重構崩潰的秩序,選擇用「沉默」、「否認」來逃避痛苦,這反而讓當權者利用這集體的機制「也就是沉默的串謀,來遂行他們的權力意志。(p.51)

沒有人希望活在恐怖主義的威脅之下,但是恐懼本身,正是恐怖主義成功的關鍵,也是獨裁政權興起、挑戰民主體制的關鍵。(p.51)當政府不斷強力發送這些恐怖的訊息,並理由正當要縮限人民自由、擴大行政權力之時,「更開放、更多元唯有坦誠面對事情更,即使非恐懼與尷尬唯有民主的體制、更自由的生活,恐怖主義所意圖散布的恐懼氛圍,才無法得逞,這才是消弭恐怖主義的最佳方式。(p.52)

2015年1月8日 星期四

20140107【讀書會】北部場,革命分子耶穌9-12章

這次台北場的讀書會來了兩位新夥伴,很開心我們很快地融入彼此話題,並且一起將討論往歪歪 (?) 的方向前進……?
好,反正就歡迎各位潛水的好夥伴,能來一起來讀書會分享!!有來就會有收穫 der!!



讀書會正式開始前的查經為路加福音19:41~46。
在經文裡,我們看見哀哭的耶穌、看見猶太民族驕傲光榮的聖城─耶路撒冷,在耶穌的預言下,即將被摧毀,百姓被殺。也許耶穌的哀哭是為了百姓們民族的榮耀感將被拆毀殆盡而哀慟。而「拆毀」將是本次討論的重點。

在革命分子耶穌第九章中,主要描述及討論了耶穌所行的神蹟奇事。作者提到,當時有很多像耶穌一樣的「江湖術士」,到處收錢做法術醫治。
所以當時的猶太人如何看待耶穌這個人呢?作者說明耶穌所行的奇蹟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免費的醫治→醫治後附帶教誨的意義→與舊約預言連結→潔淨身子並可進入聖殿最重要的一點是耶穌醫治的的背後是傳達危險的訊息「上帝國度的降臨

上帝國為什麼是危險的訊息?從第十可以了解猶太民族對於上帝國認知。舊約中上帝要親自處理時是常帶著殘暴,以賽亞稱「濺血的上帝」。當耶穌對著眾人碎碎唸著上帝國度的來臨,眾人認為的上帝國與耶穌所想的上帝國是否一樣呢?
作者認為:第一,耶穌所傳達的上帝國具有革命思想,從馬利亞頌讚中可知(146~56),耶穌降生的目的是改變現況,讓貧富,權力大大的翻轉,一種民族解放運動。
第二,因為具有革命性,所以耶穌在眾人前隱晦的描述上帝國。當上帝國度的降臨,與猶太人心中的彌賽亞是不可劃分的,那耶穌他自己的身分認同是哪個角色呢?

第十一描述猶太人心中的彌賽亞形象有幾種類型:(1)末日的先知,他的到來象徵末日將近,如施洗約翰;(2)解放者,解除束縛,如同摩西;(3)君王型,重建大衛的王國。
猶太人當時也各持己見,議論紛紛的看待耶穌的身分,但耶穌如何看待自己?耶穌最常講的是「人子」。作者認為第一,耶穌引用人子一詞的意思是但以理書(713)所說的;第二,在聖經中耶穌刻意隱藏他彌賽亞的身分,不說明清楚的原因是怕像其他的革命者一樣,慘遭殲滅。
但若是這樣,在逾越節來時,耶穌表明了身分,以國王的進城的方式,群眾揮舞棕櫚枝,挑戰當時社會的最後底線是為什麼呢?

我們都知道,耶穌光榮進城後,接下來就是被抓,祭司長審問,接著彼拉多有「耐心」地審問,最後送上十字架。第十二作者告訴你,不!!這是福音書虛構的。咦???等等等那我手中的這本聖經……可以吃嗎?;先別急,看完想再吃也還來的及哦。
作者認為:第一,祭司長審問的時間是不可能發生的,必須符合猶太人的規定。第二,彼拉多在歷史上是鼎鼎有名的殘暴人物,隨隨便便下令就幾千人上十字架。他根本不會如此耗費心神外加老婆助陣來處理耶穌這個小人物的。福音書會這樣的描寫是為了免除羅馬人對耶穌死的責任及將罪過嫁禍給猶太民族;目的只有為了傳福音給羅馬人。但在這次事件中,耶穌最後上了十字架,整個上帝國的計畫在人眼中是失敗了。

※有幾個點值得大家注意:
1.
作者提到福音書的寫成是在主後70年左右。當時,早期的教會要面對耶穌行動的失敗,並且要將福音傳入羅馬,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所寫出的福音書。作者認為福音書將耶穌具有革命性的特質隱藏,包裝成和平主義者,與政治無關的傳道者。

2.
耶穌如何看待自己 vs.猶太人如何看待耶穌 vs.
 早期教會如何看待耶穌 vs.現在我們如何看待耶穌。

3. 歷史的耶穌與信仰的耶穌。
回到最初的重點「拆毀」。透過作者深入的探究歷史中的耶穌,耶穌所做的每個行動,都與猶太民族所信仰的盼望是有落差的耶穌拆毀的猶太信仰,耶穌拆毀社會的制度,但耶穌並沒有因此就拍拍屁股走人,耶穌繼續重建猶太人信仰,重建社會的制度(八福)約伯記是個好例子,約伯對上帝的認知被撤底摧毀後,再被重建起來。
c.s路易士說過:要認識上帝的人,要有拆毀信仰的準備

自古上帝對人啟示的真理一直在改變嗎?答案是否定的,上帝的真理是永恆存在不變的,但我們對上帝及真理的認識是會改變的,畢竟上帝的奧秘我們無法測透(約伯421~3)
所以,基督徒們,在每個世代,要認出上帝給予這世代的旨意,從奴隸,女性制度幾乎都是基督徒在帶頭前進,但反對得最兇的也是基督徒。你是否願意認識上帝,讓祂重新塑造新的生命呢?LGBT的生命也值得我們一同來反省信仰。
書中,作者將聖經剪剪貼貼,抓出自己要表達歷史中的耶穌,但我們也同樣有這樣的權力,來詮釋聖經中的故事;歷史有它的一面,但在信仰中,我們也都有經歷真實的另一面,不是嗎?